电商美工外包网 减员3000人,营收净利双降,却带飞CXO股价,药明康德利空出尽了?
这一次电商美工外包网,药明康德终于没有带着CXO集体崩盘。
7月29日晚间,药明康德发布了2024年中报,同时释放了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坏消息是,上半年,五年来首次药明康德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净利润下滑幅度高达20%;
好消息是,继此前药明康德屡次闪崩,带动CXO全线飘绿,半年蒸发千亿市值后,这次的中报发布后,上午开盘竟然大涨约5%。
来自民生证券、国投证券、国金证券、华泰证券等机构都维持了对药明康德的“买入”评级。
或许是因为今日上海市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亦或是在药明康德的带动下,目前已经披露中报或是业绩预告的CXO上市公司迎来普涨。截至7月30日下午收盘,药明合联涨6.51%,凯莱英涨2.82%,康龙化成涨2.80%,昭衍新药涨0.58%。
不过,这似乎并非意味着温润春风重新吹入CXO。“药明系”、凯莱英以及康龙化成们仍然需要回答:在上游创新药投融资陷入周期性变动,CXO恢复业绩增速的支点到底在哪儿?
药明康德营收净利双降后,为何大涨5%?
如果说,药明康德2023年年报的营收净利双涨后,A股、港股双跌折射出其内忧外患的困境,那么,2024年中报的营收净利双降后,A股、港股双双小幅上涨似乎又彰显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势。龙头毕竟是龙头。
首先从业绩角度来看,药明康德上半年实现营收172.4亿元,同比下降8.6%,剔除新冠影响后增速为-0.7%;归母净利润42.4亿元,同比下降20.2%;经调整净利润43.7亿元,同比下降14.2%。
三个数字同降,似乎表示药明康德陷入增长困境,但如果从环比来看电商美工外包网,事实或许并非如此。在Q1,药明康德收入为79.82亿元,归母净利润19.42亿元,扣非净利润20.34亿元;到了Q2,药明康德收入环比增长达到16%(剔除新冠后),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8.5%。
要知道,CXO业绩,看“环比”增长情况很重要。行业观点认为,药明康德第二季度的高增速向行业传递了积极信号,足够支撑其维持2024年的383亿~405亿元的收入目标。
而如果聚焦到药明康德去年以来饱受争议的客户构成情况,似乎也正在跳出曾经的困境。
2024年中报数据显示,药明康德虽然收入107.1亿元的美国即使剔除新冠影响仍然下滑1.2%,但相较于2023年美国收入贡献占比65%,已经减少至62%。同时,来自欧洲和中国收入贡献也在稳步提升,收入分别为22.2亿元、34亿元,分别占比13%、20%。
除了区域构成,药明康德新增客户长期被质疑“赶不上趟”,但脱离金额只谈数量,就是空谈。药明康德的上半年在手订单431亿元,其中,新增订单金额同比增加33.2%。要知道,在药明康德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2022年,其在手订单同比增长也不过35.6%。
而药明康德的CRDMO业务的订单数量,R(研究)、D(开发)、M(生产)业务的增速分别为7%、18%、21%。对比来看,订单数量增速低于金额增速,也就是说,药明康德的订单仍在其原有价格体系内或较此前更高,被质疑“以降低价格抢单”的说法不攻自破。
值得一提的是,在药明康德23页的中报PPT中,有关美国《生物安全法》影响的业务似乎仅为“WuXi ATU(高端治疗CTDMO业务)”。受法案影响,新签订单不足,上半年该业务收入下滑19.4%,毛利率下滑27.5%,但该业务上半年整体收入仅为5.7亿元,在药明康德接近200亿元的收入中影响几乎微不足道。
此外,药明康德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所呈现出的高速增长,也为其在充斥不确定性的竞争环境中提供了确定性优势。中报显示,TIDES业务上半年实现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57.2%,截至6月底在手订单同比增长高达147%。
不过,需要正视的是,药明康德曾经的隐忧尚在,外患也未消。一方面,从员工总数来看,上半年药明康德的员工总数相较于2023年底减少了将近3000人。有行业观点认为,药明康德仍在消化过去几年的扩张。
另一方面,《生物安全法案》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作为全年收入影响更大的下半年,是否还会有“黑天鹅”事件发生,就此来讲,药明康德维持全年业绩指引并非是一颗定心丸。
CXO中报透露了哪三个重要信号?电商美工外包网
基金逃离、业绩分化、CXO板块股价“全线飘绿”之后,电商设计师中国的CXO太需要信心了。药明康德作为国内综合性CXO龙头,此份超预期的中报表现,还是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暖意。
结合近期另几家发布了业绩预告的CXO企业,综合来看,曾不被看好的“CXO 2024”,开始出现了转折,成长路径也有了新的出口,且隐藏的一个关键趋势是:海外生物医药市场,明显回暖了,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凯莱英在第二季度订单均超预期增长,这无疑是一个积极信号。凯莱英直接强调,来自欧美市场客户的订单增速超越了公司整体订单增速水平。
另外,CXO中报及预告中还存在两处亮点不能忽略:多肽CDMO业务爬坡十分迅速,且再次印证了追求精细化、细分化、专业化,是CXO过上好日子的关键。另外,在国际化这一必选项下,众多CXO企业已纷纷作了海外布局调整,以平衡风险。而出海目的地的多元化,逐步为CXO企业带来了新的增长动力。
上一年,东曜领衔国内小而美的ADC CDMO走上舞台。且有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ADC及偶联药物外包率,已经高达70%,远超过整体生物制剂外包率。
而今年的高光,属于多肽CDMO。
药明康德TIDES业务(主要为寡核苷酸和多肽)增长显著,成为其中报最大的亮点之一。
凯莱英,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超六成,但海外布局及多肽产能建设在加速,新签订单同比增长超过20%,且二季度较一季度环比有较大幅度增长。
这两家公司,体量均相对庞大,两者均由小分子CDMO业务拓展至了多肽CDMO。
另一家企业诺泰生物,是由多肽原料药扩展至多肽CDMO的老牌企业。作为今年A股首家披露半年业绩预告的生物医药公司,诺泰生物业绩大超市场预期,其预计的半年净利润下限,已经超过往年公司的年度利润表现,预计同比增幅高达330.08%-497.34%。近1年时间,诺泰生物股价大涨100%。
未来几年,对于多肽CDMO的爆发性需求,可以说完全是可预期的。仅从中国市场来看,2026年,随着中国司美格鲁肽专利的到期,相关仿制药企业商业化进程开启,需求还将迎来下一阶段的拐点。对此,行业对于原料多肽的生产需求水涨船高。
除了多肽CDMO,有受访者此前向E药经理人表示,未来几年,CGT和核药相关特色CXO,也将迎大好的发展时机。
纵向抓契机、深耕专业化赛道的同时,国内CXO企业在横向扩市场路上,也有了新的考量和逻辑推进。
毋庸置疑,出海,是国内诸多CXO企业必选的出路。即使要面临更为复杂的地缘政治压力,药明康德2024年中报仍重申了出海逻辑。
又以2023年年报来看,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和凯莱英境外营收占比均达到了80%以上,昭衍新药、博腾股份、九洲药业占比也高达70%以上。
但愈发明晰的一点是,出海,一定要分散风险,转战海外广泛市场,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药明系、康龙化成已调整了在美国市场的布局。
今年5月,据外媒报道,药明康德削减了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一家工厂的少量职位,且药明生物将暂停位于马萨诸塞州的生产基地建设;同月,康龙化成宣布出售其全资子公司康龙香港投资所持有的Proteologix公司10.21%股权给强生。
同时,国内CXO企业纷纷将目光望向了更多海外市场,着力构建除美国市场外多元化的产能布局。
也是在今年5月,凯莱英接手了辉瑞英国某工厂,完成公司首个欧洲研发生产基地布局。以此为基础,凯莱英将继续规划多肽、核酸、酶技术等新兴领域,持续拓展和加强欧洲研发能力和生产基地建设。
而药明康德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来自欧洲客户收入达22.2亿元,同比增长5.3%,相较于来自“主战场”美国的增长情况更为亮眼。过去一年,药明康德来自欧洲客户收入同比增长超过了两位数,而药明生物欧洲市场收入更是同比增长超三位数。此外,同在2023年,凯莱英欧洲市场客户收入同比增长57.11%。
除了欧洲市场,国内CXO企业开始以自建产能或并购的方式,大力布局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
今年1月,ClinChoice昆翎成功收购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区域性CRO公司CSI。今年3月,药明生物首次布局了亚洲地区首个海外大型CRDMO基地,宣布其位于新加坡大士生物医药园的一体化CRDMO中心开工奠基,正式进入建设阶段。
泰格医药也正在深耕其在东南亚的布局电商美工外包网,目前已在东南亚地区建立了一支本土人才队伍,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老挝、泰国等国设立了分支机构和本土化团队。
美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